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当前位置 : 江苏教师招聘 > 备考资料 > 基础知识 > 2019江苏教师招聘: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孔子

2019江苏教师招聘: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孔子

2019-10-11 14:42:33

江苏教师招聘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江苏教师招聘备考信息,欢迎关注江苏教师招聘网获得更多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如教师招聘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录用名单和更多江苏教师考试考前资料。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因此在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主要代人物中孔子是要求大家重点备考的知识点,这里主要还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备考。下面的一些备考点希望对于大家的备考会有帮助。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本书即《论语》,这本书书孔子思想的集结,但是这本书却不是孔子所书,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述的孔子的言行。其次,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这句话体现出教育的个体性发展功能。说到教育的功能还有社会发展功能即体现在“庶、富、教”其中“庶”指充足的劳动力,“富”指生活富裕,“教”指伦理教育。再次,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他很注重后天教育,因此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打破了古代教育阶级性的特点,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孔子的教育公平仅仅是指教育的起点公平。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他重视“君子”和“贤人”的培养。因此,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最后,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己复礼为仁”),强调忠孝和仁爱;继承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以上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下面还收集了一些孔子的名人名言,这些也是大家需要把握的考点,因为一些考试在选择题这里经常会考察大家对于文言文和名人名言的理解。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体现启发性原则

  2.“有教无类。”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和教育的公平性。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任故退之”的“闻斯行诸”故事体现了因材施教。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学思结合。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6.“力行而近乎仁。”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疏导性德育原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体现了德育的榜样示范法。

  以上都是孔子的教学思想。所以孔子可考察的内容很多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花费些时间,尤其是孔子的名言特别需要大家去用心记忆。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上岸方案

获取方案

江苏教师招聘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江苏教师招聘 [http://www.jseea.net/]

关键词: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

本文地址:http://www.jseea.net/jczs/2793.html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求职意向

扫一扫填写求职意向

扫码填写江苏教师求职意向,为您带来江苏教师岗位推送,填写完成可进入小程序便捷获取更多优质岗位!

微信交流群

加入考生交流群 免费领取资料

扫码加入江苏教师招聘考生交流群,教师招聘公告每日群提醒等,教务老师全天在线答疑,快扫码进群吧!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3江苏教师招聘 http://www.jsee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江苏教师招聘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苏州爱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苏ICP备20030076号

公网安备32050802011346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